悟力也不错,不过到底才到书院念书十天,再加上书院里夫子们教授的知识和方式跟刘夫子的肯定不太一样,短时间内不能完全理解很正常。
淳哥儿这才露出一个笑脸,“嗯,知道了奶奶,我今后一定更努力,争取下次再考进甲班。”
淳哥儿即使放假了也没懈怠,跟陈曼等人聊过后就回书房写作业去了。
次日一早,陈曼是伴随着读书声醒来的,稚气又清脆的朗朗读书声让家里变得热闹起来。
这天,陈曼也没再窝在花园里,而是带着淳哥儿和小米在县城里逛了起来,她带着两个孩子逛遍了整个县城。
给小米置办了新的绣线,买了好看的头花和绣花鞋,带淳哥儿去书店,给他买了两本宋夫子让他看的手抄本。
期间淳哥儿还看到有人来书店交书和接活儿,他这才知道原来还能通过抄书挣钱。
看着他若有所思的神色,陈曼也不点破,毕竟抄书也不是人人都能抄的,至少就得字迹优美工整才行,字越好看抄书的价格就越贵,让他自觉多练练字也好。
回书院的时候,陈曼让淳哥儿带了两套精致的笔筒和笔架去书院。
这是老蒙用湘妃竹做的,院子的一角种了不少湘妃竹,不过前一任主人种得不怎么成功,看着蔫了吧唧的。
陈曼来了之后给它们浇了一点灵泉水,它们就变得生机勃勃了,红紫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好看。
老蒙会一些雕刻的手艺,陈曼一家待他们不薄,他也想为陈曼一家做些什么,正好淳哥儿在书院念书,就想给淳哥儿弄一个笔筒和笔架。
陈曼听说他有这个手艺非常高兴,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没想到老蒙还是个谦虚的,嘴里说着略懂一二,做出来的东西却小巧精致。
陈曼见状就让他又做了两套,一套送给刘夫子,一套送给宋夫子
淳哥儿先将其中一套拿去给宋夫子,另一套则放在书舍里,松山书院一间书舍住四个学生,每人都有一张学习的书桌。
淳哥儿将笔筒和笔架放在他的书桌上,笔筒和笔架优雅和独特的样式让房间的格调都升华了好几个档次,引来了另外三人的注意。
最后,还吸引了不少人来观赏,这一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