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第209章 已有所猜疑(1/3)
    “哦,听起来不错嘛。”杜亦熵显然对这份报告了如指掌,迅速翻到了性能测试的部分:

    “那么告诉我,你研发的这种下颌式进气道最大的亮点在哪里?或者,它是否可以在其他地方发挥作用?”

    许宁心中微微一颤,感叹杜院士的确目光敏锐。仅仅浏览了几次报告,他就洞察到了这项研发的潜在价值。

    “通过仿真模拟,我们发现新进气道在高速飞行时比传统研发更具优势。

    尽管改进版歼7的最高速度只有20马赫,但我们仍对其在更高速度下的表现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在达到35至40马赫的速度以及6度迎角时,该进气道仍能保持超过073的总压恢复率。

    若针对高速性能进一步优化,效果会更好。”

    “能达到4马赫吗?”杜亦熵凭直觉判断,但具体的数值还得靠数据来说话。

    “是的,我们的模拟显示极限可达4马赫。不过,对于更高的速度,现有的模拟技术已不足以准确预测,需要更先进的方法和设备。”

    简而言之,这意味着此研发仍有发展空间,只是受限于现有条件。

    “关于应用前景,短期内或许可用于搭载液体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适用于3至4马赫速度的导弹。

    长远看,若要发展超燃冲压发动机驱动、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这项研发理念将是宝贵的前期研究基础。”

    杜亦熵听罢,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那是在1996年,国内连亚音速巡航导弹的技术都尚未成熟。然而,这位大三组员已经在为超音速乃至高超音速飞行器打下技术基础了。

    尽管有人在做相关探索,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但许宁提出的这个集成化研发,却已接近实际工程应用的程度。

    遗憾的是,当时国内航空工业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如此前沿的研究。

    看到杜亦熵的表情变化,许宁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最终,杜亦熵放下手里的报告,看向许宁问道:“小许,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呢?”

    一旁的刘远博教授无奈地闭上了眼,他最后的一线希望也随之消逝。

    作为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