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许宁决定直接联系112厂负责八三工程总装的副总工程师何明。
虽然凭借他的工作证,在盛京几个工厂里几乎畅通无阻,但对于像112厂这样规模庞大的地方来说,如果没有熟人带路,很容易迷路。
上次来时,许宁是从机场直奔试飞跑道,因此对厂区并不熟悉。
但即便如此,他也注意到了这里正在进行的大动作:厂区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运输车,好几个大车间明显经过了翻新;
整个区域的安全措施也大大加强了。从大门到行政楼短短一段路程,他就被查了三次证件。
“小许同志,好久不见。”何明已经在门口等了一会儿。
“你们涪城那边搞出的动静可真不小啊,连我们这些做整机的人都听说了,上面要求我们建立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
“这种鼓舞人心的话,我有十几年没听过了。”
何明说。尽管头发依旧浓密,但他已经在112厂服务超过30年,还参与过歼6甲飞机国产化项目。
“科工委肯定早有计划,刘院士他们的成果不是临时起意。”
许宁回应道:“涡喷14的成功测试给了大家足够的信心去推动这件事。”
尽管丁主任在会上引用了他在电话中的原话,
但仔细想想,许宁并不认为自己的一席话能对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这背后涉及太多层面。
“信心是最重要的,这些年最缺的就是它。”何明感叹道,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你还年轻,很多事情未曾经历。有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是自己人。
遇到一点困难,就想着买现成的或租用,这种时候,你们的支持就像是一剂强心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