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细细把几本奏折看完,沉吟半晌。
“爱卿意下如何?”天可汗甚是踌躇,语气间满是豪情。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岭南有此成就,陛下慧眼识珠,用人得力。”杜如晦笑道。
“爱卿,那这个呢?”天可汗又指了指粉条。
其实杜如晦看完奏折,再瞥到那盘粉条时,早已猜到跟粉条有关。
不过没看到河南道、河北道的霜灾,他只联想到关中蝗灾。
“这便是岭南粉条?”杜如晦拿起粉条打量,不住点头。
确实是好东西,不过拿去赈灾不太合适,造价高,耗损大,要不了几天山野间便能挖得空空如也。
“是!在岭南卖三十文一斤!皆是富人所买。”房玄龄道。
“三十文一斤?”杜如晦定定看着房玄龄。
俩人配合默契,一下就听出话里的意思,老伙计没打算拿这去赈灾。
“克明,这里有河南道、河北道奏折!”房玄龄递过两道奏折。
杜如晦慢慢看完,肯定道,“玄龄是想用粉条置换成陈米赈灾?”
“呵呵,不谋而合!”房玄龄笑道,“克明意下如何?”
“此计甚好!”杜如晦想了想道,“只是不宜由朝廷出面!”
“大善!朕与房爱卿亦是此意!”天可汗大笑,没想到君臣三人都想到一处了。
朝廷出面,世家们立马捕捉到不同,故意压低粉条价格,抬高粮价,赈灾粮筹集困难,且成本增高。
若由岭南那边的商人一路售卖到各州府、京城、富庶的江南。
即使有世家知道原料为蕨根、葛根等,也不怎么在意。
岭南商人将粉条所赚钱低价采购各地陈米,悄悄运往河南道、河北道,广开粮铺,限量供应,抑制当地粮价上涨。
这事儿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不能让世家察觉朝廷在背后做推手。
不然联合起来操控河南道、河北道粮价,到时又得饿死多少百姓。
现在发愁的是如何遴选岭南道商人。
商人见利忘义,如此巨大利益面前,有几人能保持初心?
且要有足够强大的心智对抗世家,完成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