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允忠身边的老管家,斟酌着开口。
于允忠摇了摇头,有些萧索地说道:“不找了,都不找了。”
老管家大吃一惊:“啊?那……那我们该怎么办啊?!”
随后,又满心愤懑地骂道:“这些当官的,着实可恨!”
“平时吃老爷的,喝老爷的,还拿老爷的。”
“现在一出事就百般推脱,真不要脸!”
于允忠摆了摆手,深呼了一口气:“好了,不要说了。”
“既然都不救我于家,那我们于家就自救。”
“少爷夫人们,都接来南京没有?”
老管家连忙回到:“回老爷,家里的管事还算机灵,把老爷的话都记在心里。”
“当听到那些锦衣卫,砸毁了于少保的塑像后,就带着家里的人和银子,赶来南京了。”
“一共十八辆马车,今天夜里就能到南京城。”
“好。”
于允忠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决。
“少爷夫人到后,让所有人登船,速度备好货,我们提前去旧港宣慰司!”
惹不起,他还躲不起吗?
离开大明,偷偷跑路,就是于允忠留给自己最后的一条退路。
整个于家,经过这四十多年的积累,已经有了六艘可以下西洋的海船。
于允忠便打算着,等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就带着于家数十年积累的财富,跑到旧港宣慰司去。
这时候的旧港宣慰司,早已在杨士奇的帮助下,脱离了大明的掌控。
他这种大明通缉犯,在旧港是绝对安全的。
凭借着他那大笔的财富,足以在旧港潇洒自由地过完下半辈子了。
“是,老爷,我这就去办!”
老管家领命之后,便向着港口那边走去。
正常来说,为了赶东南季风,大明沿海的走私船队,一般会在六月份的时候离开南京的港口,去往南洋的旧港宣慰司。
但于允忠为了逃命,已经等不及了,提前两个月便要出发。
……
钱塘县。
于允忠家宅。
奢华无比的大院里,横七竖八地躺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