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都辛苦了,本公已经命人,在军营中备好酒菜。”
“来,王将军,咱们先入城,边走边聊。”
“也好,国公大人请。”
“王将军请。”
一番谦让之后,大军再次向着建水城行军。
一路上,沐琮都在向王越,讲述自安南进犯建水池之后的事情。
通过沐琮的描述,王越对现在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安南已经退兵了,当地的土人汉人们,也已经修好了自己的家园。
边境内外,好像没发生过这事一样,重新回到了以前的平静。
总的来说就是,无论是安南国王,还是大明当地的官员,都没拿这次的边境冲突当个事。
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是因为自安南脱离大明的掌控,独立之后的这几十年来,像这种规模的边境冲突,屡见不鲜。
安南军最开始冲进大明的时候,声势浩大,兵员众多。
结果没打几天,就偃旗息鼓,主动退兵了。
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对大明的伤害极其有限。
当地的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也不愿意将军情扩大化,写封奏折上报一下军情就结束了,也没多想找回场子来。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安南那地,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滇州和安南北部,地质条件差不多,山高,林深,蛇虫鼠蚁,沼泽瘴气,数不胜数。
但问题是,大明朝廷和当地的衙门,都会出钱修路,维护驿道啊。
而安南的朝廷,才不管那些,路都是当地百姓自己踏出来的山路,有些地方只能容一人通行,马匹极难通过。
本来滇州的路就已经很不好走了,到了安南的地界那简直就是没有道路。
很多地方都得下马迁行,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
再加上安南树高林深,极易迷失道路,贸然进入其中,极易陷入熟悉当地环境的本地人的埋伏之中,白白送了性命。
建水州当地的将士们,都不愿轻易进入安南,那就更别说远道而来,水土不服的外地将士了。
就在前不久,安南退兵之际,便有当地千户所的副千户,率领三百多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