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进入城中,侵入皇宫,斩杀黎邦基。
一场政变,就靠一百人,几个梯子,就完成了,草率得连小说都不敢这么编。
就特么离谱到姥姥家了,这特么也能叫政变?
果然高端的政变,只需要简单的发生方式。
要说这里面,没有那些大臣王公们的默许,鬼都不信。
黎宜民继承皇位之后,开始肃清前朝政敌,大臣郑可、阮炽、黎受、黎列、黎杯等人,俱被斩首。
黎宜民掌权之后,分设六部六科,府县州官,这就是要开始分权了。
因为黎朝的官制是效仿宋制,有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还有相国,也就是中书门下平章事。
而六部六科,直接对国王负责,黎宜民这是想改成明制官职了。
而明制官职和宋制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三公,也没有宰相,大臣手中的权力被大大降低。
这种违背祖宗之法的事情,安南的大臣们怎么能够允许呢?
于是仅仅八个月之后,开府仪同三司入内检校太傅平章军国重事亚郡侯阮炽、丁列等人,发动政变,弄死了黎宜民。
黎宜民死后,大臣又在嘀咕着,上哪弄个吉祥物摆上去。
首先,他们找到了恭王黎克昌,让他继承安南国王之位。
但黎克昌就和明襄王朱瞻墡一样,聪明至极,一眼就看出这些大臣们是来找吉祥物的,他不愿趟这趟浑水,严词拒绝。
随后阮炽、丁列等人又到西邸,请黎思诚继位。
黎思诚就和朱祁钰一样,甘愿做这个吉祥物,于是成功继位。
但黎思诚继位之后,因为害怕重蹈覆辙,首先下令杀掉了黎克昌。
然后,黎思诚又是大赦天下,又是赠与官员田地,又是大兴科举,又是改革税制的……
他这个改革税制,是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一样,将原本用实物交的税,统统折换成了银钱。
这样一来,给了当地士绅非常大的操作空间,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他的银本位制度,是对大明造成伤害最大的改革,没有之一!
黎思诚的命令,简单来说就是,有利于官员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