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时期的粉彩,不知道您怎么看?”
朋友将碗翻过来展示底部,上面刻着红色的六字:“大清嘉庆年制”。
“看来没什么问题,保存得这么完好,应该是从某个清朝王府流传出来的。”高兴点头赞同。
这种粉彩碗现在的起拍价至少三万元。
正当高兴准备祝贺朋友捡到宝时,对方的一句话让他愣住了。
“高老师,我想低价把这东西卖给你,可以帮个忙吗?”
“低价?打一折?”高兴开玩笑地说。
“一折?如果我真这么卖了,将来见了地下的父亲,他非得打我不可。”
“那您看打八折如何?”
三万元打八折,能省下六千元。
“哦,朋友,如果不打个骨折,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直接给我钱?”高兴挠头问。
“直接给钱……也行。”朋友显然没料到会有这样的提议,有些尴尬地说,“我只是担心直接谈钱会显得我不尊重您。”
“节省六千元和直接给钱差别不大嘛。”
“不过您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我会考虑的。”
看到对方如此迂回曲折的态度,连弹幕都在催促他别再绕圈子了。
高兴当然得按照大家的意思去催催看。
“事情是这样的,我家乡的老房后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个古墓。据说,里面埋着一位清朝道光年间的巡抚大人。”
“这个墓有牌楼,但墓碑早就不知道被谁破坏了。”
“巡抚是当时的大官,墓地有牌楼,这在我们那儿可算得上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你这是想挖墓?”高兴问道。
“哎呀,哪敢哪敢,”宝友急忙解释,“要是真挖了,我还用得着在这里跟您报备?我不过是想问问,这墓没人管,我们能不能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