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高兴简短回答。
“那我该出多少钱呢?”
“这我不太清楚。”
陈延禹一脸疑惑,“哥,你得给我个数啊。如果价格一样,先出价的人优先买到。”
“我也说不准。”高兴摊手,“我平时参考的是网上拍卖的成交价。”
“谁知道你们这些源头拿货的价格是多少呢。”
高兴说的是事实。尽管这是一个正式登记的海底瓷器展览,看似正规,但本质上,这里交易的物品多是潜水员从海底打捞上来,类似于海洋中的寻宝活动。
在这里,一件清代康熙时期的青花大盘,标价竟然只相当于人民币八百元。
想象一下,在国内,这种正品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即便出自民窑,只要有宣德款,古董商人们也会蜂拥而至,愿意以高出许多倍的价格收购。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就是源头直接拿货的魅力。至于具体定价,恐怕只有卖家李老板自己心里有数。
面对这种情况,高兴建议道:“不如我们猜一个价格吧,猜中了就是你的运气。”
“猜?这也太随意了吧。”陈延禹不太满意这个提议,转而用熟练的当地英语询问一位千岛国买家,得到的回答是一亿千岛国盾,大约四万六千人民币。
虽然在高兴看来,这样的询问和瞎猜差不多,但他还是帮陈延禹算了算。
“市场上的价格应该能到十五万。”高兴查阅资料后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那我就出四万八,试试能不能捡个便宜。”陈延禹迅速决定,并第一个填写了报价。
半小时后,两人再次回到那个建窑黑釉鬲式香炉的位置,发现它的最终成交价是两万四千元,显然陈延禹的策略奏效了。
“哇,差距这么大?这可真不好猜。”
“要不咱们换个东西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