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误导。
他带来的是一件青花瓷盘,盘子的颜色微微泛黄,像被烟熏过一样;图案描绘了一个手持蒲扇的人物,在柳树下乘凉,满是传统国画的魅力。
“老师,我感觉这件很可能是元青花,能否请您帮忙鉴定一下?”
【又是一位挑战元青花的宝友。】
【是不是所有的青花瓷都想攀附元青花啊!】
【我为宝友的勇气鼓掌,但也为他的结果担忧。】
“元青花吗?”高兴说,“请把您的瓷器举高一点,让我更仔细地看看。”
这次,高兴没有立刻否定宝友的说法。因为这个青花瓷盘发黄的状况,让他回忆起在印尼见到的一些相似的瓷器,那种熟悉的感觉让他决定再深入探究一番。
“来,让我看看背面。”
单看正面的泛黄,还不能下定论。
有可能是烧制过程中烟熏所致。
但当看到底胎时,高兴立刻心里有了数。
“宝友,这宝贝你是从哪儿得来的?”
“这是我们家祖传的。”
“哦?那请问是东海还是南海一带的祖传呢?”
宝友愣住了,似乎没明白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或者选择装糊涂。
“别惊讶,只要专家看一眼底胎,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是典型的海捞瓷。”
“特别是底胎那种微微泛黄的白,我原本以为这只是釉色的一部分,没想到你的手机拍照功能这么好,能清晰看见表面那些小凸起,那是钙质沉积物。”
“这瓷器至少在海底沉睡了七百多年。”
【七百多年,岂不是元代的作品?】
【天呐,难道真是元青花?】
【海捞出来的元青花,价值应该不高吧!】
【元朝确实有出口青花瓷的记录,这可能是某次海难的遗物。】
【此物造型和装饰保存完好,价格肯定不菲。】
“宝友,你手上的这件中元时期的青花瓷,有兴趣参加我们的拍卖会吗?”
遇到真品元青花的机会难得,不邀请参与拍卖说不过去。
“真的确定是元青花?”
宝友听起来还在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