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值的。
对于这位复合型“人才”,齐东海给他安排的岗位是社长助理。
这个位置可以被指派执行各种任务。前提是两人之间的磨合不出什么岔子就好。
(关于本段剧情有疑问的话,作者有话说里有解说。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
一九九三年,发生了一件真正改变了it产业历史的事件。
在这一年的四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将自己为科研用途开发的万维网系统标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这一事件标志着现代互联网的的黎明已经到来。
齐东海此时是在一个拨号连接的个人bbs上得到这一消息的。
bbs上的讨论基本上都是盲人摸象一样在进行着。
没人真的能搞清楚web是个什么东西,htl是种什么语言。当然更没人知道http是个怎么样的标准。
齐东海到处打听如何能在东京连接上互联网。但几天下来一无所获。
一九九三年初,日本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提供网络服务的isp存在。
但是此时的网络服务形态与未来真正的互联网还有较大差异。
大部分在线服务都是通过类似同时期北美地区的prodigy或者美国在线那样的模式。通过一个定制化的客户端软件进行的。
这些客户端软件可以提供类似电子邮件、网络新闻或者讨论组这样的服务。有一部分服务商甚至能提供简单的拥有文本界面的在线联网游戏(也就是俗称的ud)。
但问题在于,这时期的在线服务互相之间不能沟通。购买了一款服务的人只能与同样使用这一服务的其他用户联络。
可以说既不国际又不互联。
也正因为这种原因,大部分的资深网络爱好者平时更倾向访问私人bbs进行交流。
即便是商业用户,在日本也极少购买网络在线服务。
日本的商业用户宁可把钱花在直接能产生财富的地方。比如进行股票和外汇交易的终端设备。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泡沫经济的鼎盛时代,日本的金融投机业务非常发达。
各行各业的企业都抛下老本行进入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