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上买了一些香烛之后踏上了会水车村的路。
牟灵先是坐着客车回到公社,之后有搭了顺风牛车回到水车村。因为搭的牛车不是数车村的,所以牟灵到了离水车村村口就下了车。
牟灵背着东西顺着村口的路进了村,刚到村口牟灵就被几个大爷认了出来。
“这不是小牟吗?你不是在县里找到工作了吗?你怎么回来了?”一位大爷对着牟灵说道
“肖大爷啊!这不是清明节了吗?我们单位给我们放了三天的假,我就借着这个机会回村里给父母上上坟。祭拜,祭拜。”
“这样啊!”肖大爷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你在县里做什么工作呀!我儿子(他儿子就是肖村长)只告诉我们说是你找到了工作,也没说是什么工作。”
“是呀!肖村长也没说是什么工作,我们也是好奇得紧。你就跟我们说说呗!”另一个大爷也问道。
牟灵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电影院的售票员。工资不高,实习一个月也就18块。转正了会高一些,也只有27块。”
听到牟灵一个月拿18块都还嫌少,几位大爷惊讶的道:“一个月18块还嫌少,现在一公斤米也才一毛三分钱,18块都可以买一百多斤大米了。我们一个壮劳力一个月也就只能赚几十斤大米,还累死累活的。你每天就躲在房子里卖卖电影票就能拿壮劳力近两个月的口粮还嫌累?”
牟灵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几位大爷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纷纷。他们的话语如同一阵嘈杂的风,吹进了牟灵的耳朵里,但却让他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开始仔细回忆起自己初来乍到时那个年代分配粮食的场景。那时候,他的前身辛勤劳作了整整半年,最终获得的成果却仅仅是不足 250 公斤的大米。牟灵默默地计算着,如果将这可怜的数量平均分摊到漫长的六个月里,每个月所能得到的竟然仅有区区 41 公斤多一点而已。
即便是那些身体健壮、能够拿到满分工分的劳动力们,每月的收成也不过才 60 多公斤罢了。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样微薄的收成并非稳定不变的,一旦遭遇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因素,恐怕连原本的一半都难以保障。
想到这里,牟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