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牟灵的床上。牟灵一睁开眼,便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急切,他迅速翻身下床,匆匆忙忙地完成了洗漱,然后如一阵风般冲出了家门。
一出家门,牟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毫不犹豫地拨通了班导的电话号码。当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时,牟灵深吸一口气,开门见山地说道:“班导您好!我是牟灵啊,想跟您说个事儿。最近我忙着创业呢,可能得经常向您请假了。”
听到牟灵的话,班导稍微停顿了一下,但很快就回应道:“哦?原来是这样啊,牟灵同学。关于你的请假,我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你们所创立的 225 合作社可是咱们学校里非常成功的学生创业案例呀!全校都知道你们这个了不起的项目呢。”
确实如此,这所私立大专院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其实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而来,真正用心学习或者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并不多。因此,像牟灵他们这样能够利用在校时间进行创业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团队,无疑成为了学校重点关注和支持的对象。早在牟灵他们的项目获得初步成功之时,学校的创业办公室就已经主动与牟灵打过招呼,表示会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便利和支持。其中包括对他们因创业需要而提出的请假申请给予优先审批和通过。
所以,当班导得知牟灵此次又是因为创业事宜而请假时,自然不会故意为难他。不仅如此,班导还热心地提醒牟灵道:“那你等会儿过来找我拿一下出校条吧,这样也方便你出去办事儿。”说完,班导轻轻地挂断了电话。
跟班导沟通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之后,牟灵步履匆匆地走向他们班导所在的办公室。经过一番简单交流,顺利从班导手中接过那张至关重要的出校条。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拿到出校条后的牟灵并没有像常人那样迫不及待地迈出校门,而是转身朝着后勤处的方向走去。
原来,牟灵此番前往后勤处有着明确的目的——他希望能够租借一间宿舍,并将其改造成专门用于制造无人机的实验室。要知道,如果选择在原本居住的 225 宿舍开展无人机制造工作,那可真是困难重重。因为个人制造无人机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往往需要大量的小型机床以及各种与之相关的设备提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