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你娘长的真像”

    崔言面不改色,平静回道,“您和贵公子,倒不是很像。”

    “像不像,都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妇人似笑非笑,问道,

    “你猜猜,我今年多大岁数?”

    这位侯爷老夫人,虽然常年吃斋念佛,可有钱人的吃斋和没钱人的吃素不是一码事,也听闻注重养生

    结合小侯爷的年龄,崔言猜了一个数字,

    “六十?”

    “我今年才三十八岁。”

    满头银发的老妇人自言自语道,

    “本就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大小姐,穷人家的孩子当家早,十五岁我就嫁了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刀山火海我也陪他去闯”

    “许是我命不好,先死了丈夫,本说还有个儿子,养在身边总归是个念想,儿子不成器,不成器是好事,家无浪子无富贵,家有败子无大罪,我家已经有了富贵,只求无大罪,平平安安”

    对于寻常人家来讲,孩子不成器,多半是换来一声无奈的叹息。

    可在侯府,深墙高院之内,不成器反倒是一件好事。

    崔言只是笑了笑,没有理会,任由老妇人继续说下去,

    “还是你们华山派有本事,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只是见了你们一面,一夜的事件,就让这不成器的败家子有了鱼龙之相,单论这件事,我该对你们掌门说一个谢字”

    二十岁不到就成为侯爷夫人,死了老公,幼子圣眷加身,这位老妇人本该比天下绝大多数过的都要好。

    但是,她连四十岁都不到的岁数,已经是佝偻老妪,头发银白,如果不是腿脚还算轻便,便是说她八十岁了,也敢有人信。

    有了鱼龙之相,小侯爷便被物尽其用,被圣上派去江湖,成了大名鼎鼎的神侯。

    老妇人的话很多,好在路不长,二百个台阶走完,崔言不用再听老妇人的絮絮叨叨。

    “前面便是华山掌门。”

    崔言站定,替对方指明了方向,准备再次下山迎客。

    只是,在下山之前,崔言和侯爷夫人说了一句话,

    “看来,我娘当年比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