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们正在实施洪武新政吗?”
石伟毅深深地望着潘开朗,心想以后一定要加强官员的政治智慧。
“太孙是改革者,总在朝廷引导变革。水利就是他一手推动的,而你是他挑选出来的。若你独自承担责任,不仅会让太孙的批评加重,新政也可能被反对,甚至终止。”
听完这话,潘开朗眼中现出恐惧,急切地追问。
“不会吧?”
“不会?”
石伟毅冷笑讽刺。
“潘尚书以为在朝廷做事能一直顺风顺水?新政真的受欢迎?还是那些地主士绅,愿意放弃利益?”
潘开朗黯然自语。
“人性趋利避害,无法改变。”
“因此,现在每步都要小心。黄河河道问题也不能波及到你潘尚书。连总督衙门的下属也不能受连累。”
石伟毅语气坚定,眼神坚定。
新政的诸多条款,正是他倡议,在内阁会议通过批准后公布的。
当交趾道时,他已经开始实验并检验有效方法。
只要朝廷能克服地方障碍,保证新政有效执行,大明将发生巨变。
潘开朗也慢慢反应过来。
他看着身面的朱允熥,心中感慨良多,当即提袍紧跟。
追到朱允熥身后,低声道:“太孙。”
听到呼唤,朱允熥停下,转向孙开朗。
“不想以死赎罪了吗?”他笑着问。
刚说完,但见潘开朗跪地致礼。
“太孙赐臣无上荣耀,臣感激不尽。”
刚想说话,却又不知怎么表达。
朱允熥温柔安慰。
“我不求回报,只愿你能治理好黄河。”
潘开朗眼睛逐渐湿润。
历代有多少贤人寻找值得信赖的明君?
无数英豪,因为没有伯乐,悄然消逝。
潘开朗誓死报国。
“不将黄河治理到位,臣决不罢休,绝不能让它再次危害中原百姓。”
朱允熥轻拍潘开朗肩膀,安抚道,“尽心治河,剩下的事我来搞定。”
……
五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