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海的眼神里满是真诚,没有丝毫的遮掩和做作,那眼神仿佛能直抵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在肖峰眼里这就是八十年代一个积极地企业家的真挚与坦诚的的态度。
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嘴角扯出一抹憨厚的笑,说道:
“小金师傅,你可真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你这火眼金睛,简直比那孙悟空的还厉害。
“说实话,我家祖上也是做手工粉条的,那时候的手艺,那是一绝。可后来啊,时代变了,我们招工进厂,走上了机械化的路子。
“说起这粉条的事儿,你心里头的那点儿弯弯绕绕,我其实都门儿清。
“可是,知道归知道,解决起来却是个难题。我这脑子啊,就像是被浆糊糊住了一样,怎么也想不到好办法。
“不过呢,我也一直没闲着,多多少少也改进了几次,自己觉得吧,也算是无可厚非了。
“可没想到,你今儿个看了一眼就这么一说,我这才知道,原来还能再改进!
“小金师傅,你要是能帮我把这粉条再改进改进,那我可就得请你入厂了,就咱们厂里的师傅,你挑头儿!
“工资嘛,绝对是师傅们中间最高的,我说话算话。咱们手艺人,卖的就是这手艺,靠的就是这口碑。
“你这一身本事,要是埋没了,那可就是暴殄天物了!你看怎样?”
崔明海说着,眼里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是对自己厂子的热爱,也是对手艺人的敬重。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粉条厂未来的憧憬,仿佛只要小金师傅点头,粉条厂就会立刻翻天覆地地改变。
肖峰站在边上,耳朵竖得像天线,眼睛紧紧盯着金海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心里头那个好奇啊,就像猫儿挠痒痒,痒得难受。
这金海洋,初来乍到京城,孤家寡人一个,没权没势,没背景,此刻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扛活的事儿也没干稳当。
现在倒好,忽然被崔厂长聘为大师傅,这好事儿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肖峰心里头犯嘀咕,这金海洋会不会一激动,立马就答应下来呢?
他正这么想着,就听见金海洋“噗嗤”一声,哈哈大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