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突破。下一个问题。”
东乐从举手的记者中选出一个国字脸的中年男子;
这一次记者提出的问题相对温和了许多,进攻性没那么强;
“东乐先生,贵公司此次推出的细胞端粒修复技术旨在延长生物寿命,但同时之前推出了意识数据化也是为了延长寿命。”
“这是您本人对……突破寿命限制有所渴望,对公司做出明确指示。”
“还是自然选择公司出于市场因素,或者其他某些政治因素,进行的部署?”
记者采取了尽可能委婉一点的说法,没有直说东乐怕死。
“我觉得商业和延寿之间也并不冲突,怕死是人之常情,我也不例外。”
“原先的意识数据化技术虽然不错,但目前的技术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短板,无法支撑数据人的自由活动,以及在伦理方面也有一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细胞端粒技术的发展,将为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可能,两者属于不同赛道。”
“自然选择公司将借此收获成功,民众也将随着技术发展,获得更加悠久的寿命。”
“我相信在未来,每一个人都能在世界永远活下去。”东乐为众人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他画的大饼。
新闻发布会上,各种各样刁钻的问题被记者竞相提出,有的侧重细胞端粒修复技术的本身,以及其成本;
而有的则更侧重于细胞端粒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它会不会让人口从此只增不减,让身居高位者永远身居高位,让人类社会走向“癌化”。
也就是东乐在聊天群里见惯了大世面,否则面对现场记者层出不穷的问题还真不一定答得上。
说到底,众人的眼光还局限在地球,局限在当前的时代,对于可能带来严重未知,破坏现有稳定的东西抱有深深的警惕;
好比封建时代的官员,最大的目标是维持社会稳定,而不是促进发展。
东乐在原世界的时候看过一个很形象的故事。
据说在公元1世纪时,罗马的一个工匠发明了一种能够节省人力劳动的机器,并将这个发明展示给了罗马皇帝韦斯巴芗。
如果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