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旬, 黎峰要上山。
他赶在进山之前,把家中事务料理妥当。
菜园的地翻了, 找出育苗的田, 播种后往上盖了一层薄薄的稻草。
等着发芽长出苗,再移栽。
寨子里种菜,都是自家留种, 有多少种多少。
等发芽了, 看存活多少。哪家苗多,还会互相求一求、换一换。
菜地忙完, 粪肥再清一次, 柴火不用管, 把水缸灌满。
他还要去一趟县里。送完酱料, 他要再找鲁老爷子做画像的雕版。
陆柳把猪肚炖了汤, 一家四口, 一人一碗吃了。
这阵子炒酱忙,他抽空做了些肉干。
黎峰常吃的肉干是鸡肉干,用山鸡肉做的。
平常上山就能猎到, 好过出去买肉。
陆柳给他做的也是山鸡肉干, 没拿太多, 有个半斤多点儿。再多, 黎峰不要。
另外带了些硫磺粉和盐包。盐包分两种,他有一种特别粗的盐粒,炒菜都要煮一会儿才能化开, 味道很苦。这种便宜, 带身上下饵用。
炒酱的事拉了几个人入伙, 新村那边只有苗小禾过来学炒酱, 别的人一听利钱, 再看这个季节都能去山上捡菌子了,就都婉拒了,没一开始热情。
姚夫郎跟陈夫郎挺热情,陆柳看他们更像是较劲,好像谁先退出,谁就没面子一样。
统共四家一起炒酱,这回给县里送的酱料是五百五十多斤。
贵价的酱料有一百五十多斤,平价酱料四百多斤。装坛的斤数有零头,不好把控。
陆杨推算过,铺子里一个月卖酱应该能卖四百到六百斤。
这一批酱料卖完,周边街坊熟悉了,他会再找面馆合作。这个酱拌面真是香。
他的铺子里,有拿别人家的货过来卖。别人家能不能拿他们的酱去卖呢?
这个事也能跑一跑,跟人谈一谈。只要隔着些距离,找人代销不是事。
因利薄,这个合作谈下来,就算人家直接从黎寨拿货的,陆杨不参与抽成。
话说到这份上,陈桂枝就不想让陆杨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