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他们早上拖到县里。
这点炒面粉,陆杨吃得下。这阵子卖不完的,就留铺子里慢慢卖。
他这儿红火,但他本人不太忙。
谢岩前阵子常回家,追着陆杨哄,把人哄好了些。他知道陆杨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各处生意红火正好,把他哄着在前面看店。外头的事和后厨的事就不劳心了。
人多,但各商铺的人没聚起来,客栈、酒楼、茶楼的人多。他们铺子也冷清,忙忙碌碌的都在外头奔波。
店铺不能关,开着就要人守着。陆杨给自己找事情干,在前面搭手做馒头。忙不过两天,黎峰带人过来送了酱料和春笋。这下子,他没法做馒头了,只能等着散客上门。不然拿一次货、收一次钱,就要洗洗手。他不嫌麻烦,看看洗到水里的面粉,也会心疼。
人老实下来,他不想心焦,免得身子出问题,在正忙的时候添乱,就拿书看,还坐门口看。
这几天,《科举答题手册》的销量持续增高,第一天卖出七十本,第二天卖出八十本,第三天有一百三十本,到第四天开始回落,所有的托儿都收工了,书生圈子里自然会有信息流传,不愁卖不动。
卖不动,那就是没有买家了。
回落是匀速的,到二月十六这天,总销量在四百七十二本。
按照他们预期的,等考试结束,还有一部分考生会买。
再就是各私塾的教书先生,以及筹备科试的秀才们,也会买来看看。
教书先生们不会嫌本事少了,考期将近,也没几个人能真的放松。
陆杨在门口坐着,还想吆喝两嗓子。
哪知这天,陆林急忙忙跑回来,赶紧把他拉到屋里了,紧张兮兮往后看,跟后面追着恶鬼一样。
“怎么了?这么慌?”陆杨问他。
陆林跑一路,脸都跑红了,盯着陆杨的脸,脑子里闪过很多画面,然后问他:“你认得做豆腐的陈家吗?”
陆杨恍然大悟:“怎么了?娘经常去他家买豆腐吃。”
他稳得住,陆林一时哑然,缓口气,喝杯茶,再与他简单说来。
满县城的商贩都活动起来了,陈老爹也不例外。他跟陆三凤挑担出去卖豆腐脑。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