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考的过他们?
那个时候,朝廷才真正的被世家大族给占据。
所以,李承乾搞的试点教育,就是在为科举铺路。
这次科举取士,能敲定下来。
完全是取决于李世民。
一个是他觉得科举取士对他有利。
二个是他的天子门生也要上来啊。
三个是他灭掉半岛三国,威望无双。
在这样的有利因素下,李承乾才适时推出他的规划。
换了其他任何一个时间节点。
别说科举取士制度。
就特么天工与济世,设院校?还是想想能不能升格吧。
单是这次与中枢大臣的拉扯,李承乾都扛了极大的压力。
还要借用李世民的威望,李世民还得站在他这边。
否则。
一切免谈。
科举取士要成为主要的选才制度。
很多人都失态了。
他们多少人是靠举荐上位的。
自己的后辈,还有门生,以后还怎么举荐?
有的人突然惊恐发现。
太子说的第一点,与这科举取士遥相呼应。
他们这些官员是上岸了。
可一旦落马,那一切不就完蛋了嘛?
还怎么东山再起?
不拼家世,拼头脑?
武无第二,文无第一,谁敢保证自己文采能力更强?
麻了。
彻底的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