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半岛酒店。
这里是港城历史最久,最豪华的酒店,面对维多利亚港,中高层可以看到最好的海景,罗马宫廷建筑风格,有游泳池和健身房,周围都是购物,商业娱乐的中心。
是不列颠犹太人加道理家族经营,其家族经营能源工业,地产,船务,工程,建筑,酒店等。
这家半岛酒店在解放前就一度超越沪城的十里洋场,成为港城名流风云际会,流亡贵族夜夜笙歌,醉生梦死之所。
何雨柱跟《明报》创办人金庸就和沈保新就约在这里见面。
《明报》虽然说在港城已经很出名,连带着金庸都出名,但跟何雨柱背后正在不断崛起的娄家对比还是有天壤之别。
何雨柱让自己助理去发邀请帖,请金庸和沈保新来这里喝下午茶商量事情。
“这位是何生,何生,这是金庸先生,这是沈保新先生。”助理为何雨柱介绍俩人。
“你好,金生,沈生。”何雨柱主动伸手跟两个人握了握手,他的粤语已经说得很流利,白玲之前就在南边羊城工作过几年,所以她来到这里,粤语交流没有太大问题。
她倒是在学习英文了。
“你好,何生。”他们两个人客气跟何雨柱打了个招呼,对于娄家这几年作为迅速在港城崛起的新贵,他们也是有所耳闻。
点心和咖啡都有专门应侍准备好,想要茶点也是有,何雨柱喝的是红茶,他们喝的是咖啡,文化差异不同也展现出来。
何雨柱一直就喝不惯洋人咖啡,寒暄后,他也就有话直说,“相信我助理已经把事情跟你们说过了,我有意收购贵刊《明报》,但是我对查先生和沈先生这方面能力深表赞许。”
“想在收购后,依旧由你们来负责管理,并且持有部分股份,你们是怎么考虑?”
《明报》是59年由查良庸和沈保新合资创办,每日出版一纸,内容是作为金庸的武侠小说,煽情新闻和马经“小市民文章”,影响力还登不了大雅之堂。
买的都是些底层普通民众。
《明报》想要扭转命运,还是要在62年“难民潮”事件报道社论,当时《大公报》《文汇报》等报纸都不予报道,《明报》却“莽莽撞撞”,大声疾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