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是人力拉车,十年前就开始有机动三轮车,用单缸汽油驱动。
今年三轮车公司改为小汽车出租公司,开始慢慢淘汰机动三轮车。
淘汰掉的车子被个体户买了,好歹也算有个营生。
跟铁饭碗当然没法比,拉一天客人挣一天的钱。
年轻小伙态度确实好,牛桂枝就问问到火车站去多少钱,一听价格就不乐意了。
羊城的三脚鸡都是明码标价,哪怕没坐过也听说过,价格就不对啊。
老牛家的人哪能做冤大头啊,不能因为他们老的老,小的小,又是女同志就故意涨价啊。
牛桂枝跟人掰扯了几句。
周边也不是一辆三轮车,实在不行坐公交车去,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年轻小伙嘴巴也不利索,估摸也怕被同行抢了客人,三两下就松了口。
队伍里有个带脑子的就够了。
闺女心里有数,小老太也乐意丢掉自己的脑子,痛快的跟着牛桂枝的安排。
小三轮刚好能坐四个人。
现在十一月份,走路倒是不觉得冷,坐车时冷风往里头灌就会有几分凉意。
来了好几次的母女两缩着脖子躲冷风,只剩老姚头领着姚家旺往外兴致勃勃的张望。
老姚头是文盲,看到招牌就爱问大孙子写的是啥。
乡下孩子直到六岁上学才开始认字的一抓一大把。
姚家旺六岁半,今年牛翠兰开始给启的蒙,牛桂枝回家这几个月也教了点拼音,现在认个四五百字没问题。
小孩懂的立刻说,不懂的琢磨着瞎说。
路过奶站的时候,老姚头指着招牌就问大孙子写的是啥,咋那么多人排队。
姚家旺很大声的说:“写的是牛妈站!”
老姚头宁愿蛐蛐名字取得怪也没有怀疑过大孙子,还得夸夸孩子真聪明,啥都会呢。
缩着脖子的母女两一直没抬头,只寻思冷天真不能坐三轮车,冷风四面八方来,躲都躲不了。
好不容易到了地下了车,母女两瞪圆了眼睛问人家这是哪,说好的火车站呢?
指望不上别人时,徐春娇就会自动捡回了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