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
甭管亲疏远近,谁来小洋楼都得真心实意的夸一句白老太气色好,钱花得值当。
这一片小洋房常年住着就那么些人,谁家动静大点都知道。
等老白家有个好阿姨的事儿往外传的时候,徐春娇被人挖墙角的消息也就传进了白老太耳朵里。
不是别人,还是之前帮着出头的牌搭子。
人还没找着满意的,顺着味摸到老白家,打起徐春娇的注意。
白老太心寒,啥都是假的,但住家阿姨带来的好处那可是实打实的。
好不容易过几天顺心日子,还叫不叫人活了。
白老太拉着徐春娇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这还不是钱的事儿,咱两家有交情,可不能去别人家啊。”
口头上说说肯定不行,白老太摸去座机那给儿子打电话,喊人回家。
小老太命令似的口气相当少见,早上打的电话,晌午就见着了白老五。
白老太搁房间里单独问儿子,“这都12月份了,上个月说要给老牛家介绍个人,我也没问,成了吗?”
白老五的回答寥寥几语,意思是说了,但没有后话。
明摆着就是没瞧上老牛家的实力。
对方手里头资金也不多,也就十多万的港币。
于白家来说,两方就是小打小闹的程度,不会有人去关切有没有后续。
“我知道你压根没把老牛家的事放心上”白老太脸‘刷’的拉了下来,“你做的生意大,往上看得多,往下瞧得少,但这事你不能不管,怎么着都得把老牛家给安顿在香江。”
母子两在房间里说了小半天话,也没人知道说了啥。
等出了房间门,当妈的都没留饭。
当儿子的擦着脑门的汗,开着自己那辆十五万港币的奔驰车,撇下手里头分秒必争的大单子离开了小洋楼。
白老五走时本来打算跟徐春娇要张名片。
港商已经普及了名片,豆腐块的白卡纸,上头写上名字,职务,电话。
头一回打照面都得互相递过一张。
人临时打消了念头。
也就是在今年广交会上头一回瞧见内地单位开始有人用个人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