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奋斗在晋察冀 > 第14章 番外:文艺界的发展(1/6)
    伴随着49年六月,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被制造出来。

    紧跟着,电视剧被制造出来以后的第五天,我国第一个电视台雄安广播电视台便是宣告成立了。

    而在此后的四年多的时间里,各省也是先后成立了电视台,用于播放本省的一些电视节目。

    只不过,电视台刚开始的时候,每天总共只播放八个小时的节目,而且,大多都是一些录制的戏曲或者新闻播报类节目。

    随后,在50年初的时候,我国又从苏联和东欧等国,引进了一些电视节目,同时,时不时的,电视上也会播放一些老电影,这才不至于让电视那么空白。

    而伴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张浩闲下来以后,我国的电视节目,才开始有所改观。

    53年五月,以本时空第一部样板戏《狗剩》改编而来的第一部电视剧《狗剩》,在全国同步开始播放。

    虽然每天只播放一集,而这部电视剧,总共也就12集。

    但伴随着这部电视剧的播放,所有人都是耳目一新。

    每当这部电视剧播放的时候,四里八乡的人,都是向着有电视的人家聚集而去。

    而这部电视剧,前后总计重播了数以千计的次数,可谓是电视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般的存在。

    而一些文艺工作者看了这部电视剧以后,所有人都是发现,这似乎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于宣传阵地的重要性,别人不懂,张浩可是再明白不过了,所以,从一开始,他就确立了电视剧审核制度。

    而且,很多故事,比如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等故事,都是十分适合改编成长篇故事,用电视剧的形式进行播出的。

    而其他的一些著名大家,如鲁迅、老舍等人所写的小说,也都是可以拍摄成电视剧进行播出的。

    如此一来,整个文艺界,可谓是百花齐放。

    从53年5月第一部电视剧《狗剩》上映以来,到54年年底,总计一年半的时间里,总计十余部电视剧被创作了出来。

    虽然相对来说,这个效率并不高,甚至于有些低了,毕竟,折算下来,一个月都不一定有一部电视剧能够上映,但这却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