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永乐逆子,朱棣心态崩了 > 第174章 科考!南北之争!(2/4)
 一旦成为科举主考官,那就是参考学子的座师!

    不管是举人也好还是进士也罢,见到了主考官都要行弟子礼,双方多了这么一层虚假的师徒关系。

    官场嘛,就是讲究一个关系和背景。

    一届举人进士,数量何其多也,保不准日后就会出现一位朝堂重臣!

    换而言之,成为科举主考官,就是拓展人脉、提携后辈的大好机会,没有哪个文官缙绅会拒绝,反倒是会以此为荣

    解缙的野心很大,这会试主考官舍我其谁?!

    事实上,解缙打的就是这个如意算盘。

    会试主考官,肯定出自现在内阁里面的这七位学士。

    而内阁七学士中,胡广自然排除在外,因为他才做了应天府的乡试主考官,自然没有资格继续做这会试主考官,不然此届进士全部出自他门下,这不合国朝规矩,陛下也不会容忍。

    第二个要排除之人,就是杨士奇了,杨士奇在内阁里面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陛下也压根就记不住他,再者此人又不是科举出身,所以杨士奇是没可能的。

    第三个则是国子监祭酒胡俨,毕竟国子监学子也会参加此次会试大考,胡俨这位国子监祭酒自然要避嫌,所以他是做不了这主考官的。

    那么就只剩下了四人,解缙,黄淮,杨荣和金幼孜。

    金幼孜是江西临江府人,一直唯解缙马首是瞻,所以解缙会让他退出此次会试主考官遴选,保举他下次做主考官,想来金幼孜也不会拒绝。

    杨荣是内阁七臣中年龄最小之人,本身才气也不算高,当年之所以能够进入内阁得皇帝陛下青睐,不是因为其才学,而是因为机敏,所以陛下断然不会命这杨荣出任会试主考官。

    他解缙首当其冲,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就算陛下会遴选两位主考官,那也是他解缙和黄淮!

    所以解缙现在眼巴巴地跑了过来,就是希望能争取到这个好差事。

    “陛下,臣不才,愿为国朝抡才选贤!”

    听听!

    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啊!

    解缙直接开口,装都不想装了。

    朱棣知道解缙这点小心思,无非就是看上了会试主考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