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士可自行归家农作,也能与妻儿团聚,防止炸营乱象,亦能多生子女。以免将来南齐无兵可召。”
他当初颁布和离令,也是意在此。
翌日朝会。
萧煜提出改制一事。
群臣有褒有贬。
“皇上英明!府兵制避免了将领长期掌权,能杜绝军队哗变,从根本上防止内乱。”
“皇上,改制是大事,动了筋脉,绝非短时间内所能成,眼下外患不断,当求稳,不该冒进,唯恐被别国趁火打劫啊!”
“皇上,要改制,便是大刀阔斧,不知现在的南齐能否遭得住。”
“臣认为,改制有益处,是为了南齐的长长久久。国库虚空,就得节流,军队花销素来巨大……”
“王大人此言差矣,军队是国家的根本,若无兵,何来强盛的南齐?打仗时,靠的就是那些兵士,自当花重金养着!”
众人各抒己见,李老将军也提议。
“皇上,若要改制,臣认为,还当兴建教武堂,毕竟,这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培养出将领,才能带兵打仗。”
此话一出,许多人纷纷附议。
萧煜兀自记下。
下了朝,他来到永和宫,与凤九颜说起教武堂一事。
凤九颜大为赞同。
“李老将军这话没错,我也认为应当如此。”
萧煜又道。
“南齐以前也有教武堂,但不管让谁授课,那些将领们都不服气,还为此大闹过,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如今这学生有了,先生可以找谁,倒是个难题。”
说话间,他目光凝重地望着凤九颜。
“只可惜你是女子,又入了宫,否则就能入教武堂做先生了。”
凤九颜坦言反问。
“如何不能?”
萧煜恍然。
的确,如何就不能了?
为求名将,就不该拘泥于小节。
一旁伺候的晚秋忍不住多嘴。
“娘娘可垂帘授课。”
……
几天后。
孟少将军要做教武堂的先生,广招学子,此消息一出,诸多人兴奋前往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