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往自己地里走去。
路上还有人在不停的提问:“林同志,你说那些土地的酸碱性是怎么看出来的?就仅仅是看土地的颜色吗?”
有人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忍不住多问了几句。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其实还要从几个地方入手。”
“除了颜色以外,还可以从周围的植被进行判断,比如说杜鹃马尾松等植物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中。碱蓬、怪柳等植物生长的茂盛说明土地呈酸性。”
“还可以从土壤的质地和手感进行判断,碱性土壤质地比较硬有黏重感,酸性土壤质地稀松,颗粒很细。”
林宛心讲的越多越详细,大家学到的知识就越多。
他们跟着林宛心学到了很多知识,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地白种了。
他们以前种地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他们从来不会去管什么土壤酸碱性,也不会根据土地的性质去种植。
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知,导致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力,最终收获却是寥寥。
以前有人抱怨过天道不公,为什么勤劳的人却不能靠自己的双手致富。
现在他们才知道,光是勤劳没有用对方法是没有用的。
不管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都没有多少收获,原来是用错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