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鸡泊这部义军,是河北实力最强大的义军之一,首领是高士达。
就在杨义臣击败张金称后,杨义臣率部趁胜北进,接着来打高鸡泊义军。高士达未有听从他帐下大将窦建德的建议,轻敌大意,被杨义臣给击败了,高士达本人也死在了战中。
高鸡泊义军几被全歼,只窦建德带了百余骑得以逃走。
逃掉之后,窦建德行到饶阳县,见县无防备,便即大胆攻之,将这座县城打了下来,然后抚循士众,人多愿从,募得到了三千余兵,随之,他趁杨义臣不备,回到了平原县,招聚逃散的士卒,又得了数千人,军复大振。为凝聚军心,窦建德竖起了“将军”称号的旗帜。
……
除掉这几个义军、官兵的消息,还有两个消息。
一个关於同样是关陇顶尖贵族出身的李渊的消息。
——李渊和李密的出身相仿,他两人的祖上俱是西魏时的八柱国之一。
李渊被杨广任为了太原留守。却在进讨山西义军甄翟儿部时,在雀鼠谷这个地方,李渊所亲率的轻骑、步卒数千,中了甄翟儿部的伏兵之计,被甄翟儿部重重围困。危急时刻,幸得其次子李世民将精兵救之,拔渊於万众之中。脱出围困后,其部的步兵主力赶到,内外合击,李渊反败为胜,击走了甄翟儿部。
一个是关於杨广的消息。
七月时,江都新作龙舟成,送到了东都洛阳。宇文述建议杨广,不如第三次东幸江都。杨广接受了他的建议。连杀了好几个劝谏的臣子后,杨广於七月间留下了越王杨侗等总留后事,写了一首诗留别宫人,诗云:“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之后便离开洛阳,南下江都。
到了江都后,江、淮郡官,凡谒见杨广者,杨广专问礼饷丰薄,丰则超迁丞、守,薄则率从停解。江都郡丞王世充献铜镜屏风,被迁为通守;历阳郡丞赵元楷献异味,被迁为江都郡丞。由是江南郡县竞务刻剥,以充贡献。民外为盗贼所掠,内为郡县所赋,生计无遗;加之饥馑无食,民始采树皮叶,或捣稾为末,或煮土而食之,诸物皆尽,乃自相食。
富庶的江南,於今已是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之局面。
一定程度上说,杜伏威两次兵败后,能够得以复振,李子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