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措,其实是大有必要。
首先,类如杨坚在位时,先曾复胡姓为汉姓、后曾下诏忌“胡”字,凡以“胡”为名的物事、名称等,悉改“胡”为别字的这两个在政治、文化上一扫胡氛之举动,通过改“州”为郡,等同是恢复了秦汉惯例的在地方行政上的“郡县制”,彰显了隋室是继承秦汉之正统。
其次,通过此举,杨广延续杨坚的政策,进一步打击了地方士族的势力。晋朝确立九品中正制之后,在州郡皆设有中正,州为大中正,郡为郡中正,以掌举荐之任,北朝历代随着逐渐汉化,为笼络北地士人,效仿晋制,也在地方设了中正,杨坚的改三级为两级时,已是减去了其中一级的中正,但原本的州中正却还存在,杨广经此改革,将这一级的中正也给去掉了。
再次,改州为郡,不仅仅只是把州名改成郡名,同时,州府,也就是改为郡之后的郡府,其衙内的各个行政机构、诸多官吏,跟着也都做了些改革,有的淘汰了,有的合并了,有的可能也是改名了。简言之,这不是一个仅把“州”改为“郡”的皮毛改革,杨广之此改革,实是一个大手术,是对杨坚三级改两级之此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化的改革。
最后,通过此一改革,不合杨广心意的一些郡县长吏,杨广捎带手的,把之也都罢免了,换上了他信任的人选。对他这个新继位的皇帝言之,此亦是稳固他政权的一个重要辅助措施。
今虽海内大乱,而实此杨广,在他继位之初,他却绝非是昏庸之主,只从这一他对地方行政单位的再度改革,即可看出,他当时诚亦是胸怀壮志,俨然是以秦皇汉武之功而为他的目标!
只可惜,杨广高贵出身,一直顺风顺水,也没经历过什么挫折,因乃他既不察民情,视万民只为实现他的壮志蓝图的工具而已,不顾民之生死,又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难再振作,如似鸵鸟,自暴自弃,遂乃而今天下之形势,已是渐至糜烂,不可收拾矣。
对杨广其人,李善道本是不太了解,只在前世时,从书上看到过,说是此人好大喜功,残民虐民,到了这个时代后,经由对这个时代的一些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等的了解,并及对杨广继位前的一些事迹的了解,他逐渐地发现,杨广其实也是个挺复杂的人。
他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