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柱国、柱国、郡公、左右武候大将军,这些都是杨坚时期的勋级、官名。
杨广继位后,为进一步地加强中央集权,延续杨坚的改革,进行了更多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其中,就有几条与这几个勋级、官名有关。
一条是,杨坚时,上柱国等勋级、散官,上到上柱国,下到都督,共有十一等,及另有八郎、八尉、四十三号将军官,可谓繁杂,杨广一概将之罢掉了,换以大夫、尉之称以代之,——从五品以上为九类大夫,六品以下,到从九品,为八色尉。一条是杨坚时,国王、郡王、郡公等爵位,共九等,杨广将大多数也都罢掉了,只留下了王、公、侯三等。一条是杨坚时,府兵共十二个卫,左右武侯是其内之二,杨广将府兵扩充为了十六个卫,并将原本的十二卫中的一些,改了个名字,左右武侯两卫是原本就有的,杨广将这两卫的名字改为了左右侯卫。
却既已举起了反杨广的旗帜,杨广的改制,李密当然最好就不用,此是其一。
杨坚虽然已经去世十几年了,但海内之重归一统,是靠他之力,杨坚在位的时候,去除北周等时的苛法酷政,积极发展农业,也颇爱民,是以於今杨坚在海内臣民中留下的威望还是挺高的,又由此出发,采用杨坚时的官制,是个不错的选择,此是其二。
再又,杨坚时的官制,是继承自北周等时期,究其本质来讲,比杨广改制后的官制,更适合乱世时用,比如勋级荣衔,杨坚时十一等,等级多了,有资格得到荣衔的人自然也就多了;爵位亦是相同的道理,九等爵肯定比三等爵,能够更多地分封与人;此外,杨坚时的勋级、散官等之称号,听来也更威风,上柱国和大夫相比,上柱国显然更威风,甚至,从九品,已是最低官品的一个散官,也号为将军,比什么尉什么尉不知威风多少!较以杨广改制后的官制,——改制后的官制,本即合适政权已稳定后的使用,开皇官制也更适合现用,此是其三。
三下结合,所以李密称魏公后,在给翟让等封拜时,乃用了开皇时的旧官制、官称。
其余不需多讲。
只说李善道所得之“右武候将军”。
依照官制,左右武侯两卫,各有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