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吏与杨得道、杨善会见得不多,然鄙县时有军政文书与郡府来往,对他两人,下吏与李丞算是熟悉。”
崔义玄等亦道:“见之不多,然二杨之其人其能,颇有闻知。”
“把你们知道的,都与我来说说吧。”李善道拂袖,手放在膝上,做出了倾耳聆听的样子。
杜正伦提起笔,准备记录。
武城令是本县的长吏,与杨得道、杨善会打的交道也最多,自是他先说。
他略想了一想,措了下辞,便就分毫无隐,把自己所知的杨得道、杨善会的一应情报,尽数详细道出,包括他两人的籍贯、年岁、仕官经历,还有杨善会此前剿贼的故事,等等。
只他一人,就说了半晌。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杨善会是个劲敌,对这样强劲的对手,在与他开战之前,自然是需要对他有足够的了解。对杨善会的了解,李善道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着手做的,在从乐寿返程,重入清河郡境的路上,他已经就开始做这件事了。
关於杨善会的情况,李善道已了解到了不少。
武城令所说的这些,大部分他都已知,但也有一些,他是初次听闻。
其中有三件事,引起了李善道的注意。
一件是,杨义臣剿灭张金称前,是段达来打的张金称,杨善会献计与之,段达不用,结果大败,后来段达就悉用杨善会之计,或进或战,全听杨善会的意见,遂转败为胜,打了大胜仗。
一件是,张金称也曾掠过黎阳,他和孙宣雅、高士达等联兵数十万,攻下了黎阳县城,然未占据,抢掠一通后,即各自归还,但在张金称兵回清河后,杨善会以劲卒千人截击,破之。
一件是,被杨善会截击破后,张金称转以轻兵入掠冠氏,杨善会与来相助的平原通守杨元弘部、武贲郎将王辩部,趁机联兵数万步骑,袭其本营。张金称急还来战,王辩打不过张金称,攻势受挫。杨善会选出了精锐五百支援王辩军,所当皆靡,打退了张金称的反攻。
这三件事,形象地表现出了杨善会在军事上的才能,以及他部曲的作战能力。
第一件事,反应出了他的智谋,——顺带着,还表现出了段达的“知错能改”;第二件事,反应出了杨善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