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公,第三策又是什么?”
裴叔仁往城外大声喊叫招降的那百十个贼兵处看了看,说道:“李贼善道小知兵法,使武安郡兵俘虏绕城、劝降等等,这都是他在对我城中使攻心之计。为保我士气不坠,即日起,要对各部守卒不吝赏赐,勤加勉励,并召聚城中士绅,共议御贼之法,此对策之三。”
裴叔仁的名气没有杨善会大,在用兵野战的能力,也不如杨善会,然这几年间,在郡中有王德仁、张升等各部贼兵横行的情况下,他能把安阳县城和郡中大多数的县城守住,却也足已可证明,他绝非一般的庸将可比。必须得承认,他的这三条应对之策,都是不错的守城办法。
众吏听完,交头接耳片刻,俱皆以为然。
因为“武安郡兵大败”,可能安阳县城再无外援而产生的阴影,遂略被扫去。
裴叔仁注意到了众吏情绪上的变化,进一步地鼓舞众吏的信心,慨然地说道:“诸公!我安阳城,不是没有被贼兵围攻过。远的不说,就近一两年来,那王德仁已攻过我安阳几次了?两三次了吧?他所率贼众最多的那一回,亦是引众数万,围攻我安阳长达旬日之久,结果何如?他损兵折将,铩羽而归!王德仁打不下我安阳城,李善道也一样不可能将我安阳城打下!”
王德仁的这个例子举得好。
众吏都是经历过王德仁那几次攻城的,纷纷接腔,皆道:“不错!王贼打不下我城,李贼一样也必不能!”
阴影被扫去了更多,众吏心中,各都因此生起了能够将安阳县城守住的希望。
……
一如裴叔仁的预料。
各项攻心的措施使用过后。
李善道率部还回安阳城外的第二天,贼兵发起了对李大黄等城外两营的攻势。
城东的贼兵多,李善道的大纛也在城东,裴叔仁先登上了东城楼,观望贼兵对城东营的进攻态势,继而转到南城楼,再观望贼兵对城南的李大黄营的进攻态势。
很快,他得出了判断。
贼兵的主攻方向是李大黄营。
便请了郡守在城东坐镇,他自留在城南。
李大黄部的营地在城南护城河外靠西一点的位置,距离护城河大约两里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