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别部三郎击临清(3/5)
敌情没有大的变化,那就按咱原定计划行事?”

    郭孝恪没有异议,笑顾对面上首坐着的秦敬嗣和秦敬嗣下边的王须达,说道:“临清关虽号称为险,有秦将军出马,必一战可下!王将军,明公帐下之上将也,共城也定可一鼓而拔!”

    ……

    却李善道、郭孝恪、魏征等议定的攻新乡、共城之法,乃是李善道率领主力,长驱直入,径向新乡县城;分兵两部,一部为秦敬嗣部,攻临清关;一部为王须达部,攻共城县城。

    临清关,是位处在河内郡与汲郡交界处,永济渠岸边的一座关卡。

    河内郡东部,最大的一条河流名叫清水。这条河发源自北边的太行山南麓。由北向南,从新乡县城的北边数里外流过,转而向西,流入汲郡境,在汲县城南被引入永济渠中。

    永济渠由汲县进入河内郡后,则是从新乡县城的南边数里外而过。

    亦即,新乡县城是被夹在清水、永济渠之间。

    而这个临清关,也是被夹在清水、永济渠之间,位置在新乡县城的东北处十余里外。

    从汲县向新乡县城进兵的话,又有两条或者说是三条路可走。

    最短距离,也最方便的路,就是走清水、永济渠之间这条路,过了临清关,就是新乡县城。

    此外,亦可沿着清水的北岸,或永济渠的南岸开向新乡县城,但如果选这两条路,就不能直接抵至新乡县城下,到了新乡县城附近后,还得分别南渡清水或北过永济渠,才能至其城下。

    那么,三条路,选哪一条呢?

    永济渠南岸这条路,离黄河太近,不宜选。也就是剩下可选的,无非即是或过临清关,而至新乡城下;或走清水北岸,到了新乡城附近后,再渡清水而至新乡城下这两者之一了。

    而又这两条路,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先就走清水北岸这条路来说,利在何处?没有关卡阻拦。弊在何处?首先,粮秣走的是永济渠,如果选择了走清水北岸,将士们可以走,粮秣怎么办?总不好把之留在临清关前。其次,清水也算是条不小的河流,如果选走这条路,到了新乡城附近后,渡河可能会遇到点麻烦。

    再说选走临清关这条路,利在路近,且到了新乡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