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别部三郎击临清(4/5)
后,不必再有渡水的麻烦;可它也有弊,弊就在这个临清关,临清关处在清水、永济渠之间,不但西边还有万虎山,并且清水、永济渠离得很近,两水相隔之最宽处也才十来里地,显然是不利於大军行动,也不利於攻打此关。

    於是在反复的仔细商议过后,李善道采纳了萧裕、高曦献上的一条建议。

    便是:他率主力走清河北岸,向新乡县城;分兵一路,夺取临清关。

    这个办法,可以说是既解决了粮秣的问题,也解决了临清关周遭不便於大军行进的问题。

    并且同时,秦敬嗣如果操作得当的话,还能解决临清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问题!却此话怎讲?李善道大军行於清河北岸,势必会吸引走新乡城中守卒的注意力,临清关的守卒也可能会因此从紧张的状态,变为松了一口气的状态,秦敬嗣这时若是突袭,自然是就对他有利!

    ……

    “两位三郎,可有夺关、克城之把握?”李善道笑问秦敬嗣、王须达。

    攻魏郡此战,秦敬嗣、王须达都没参与。

    秦敬嗣还好点,眼瞧到在攻魏郡此战立下功劳的萧裕、高曦、高延霸等将,在战后都得到了李善道的丰厚赏赐,王须达那是真得眼热不已!

    争在秦敬嗣前,王须达起身,弯腰行礼,大声说道:“必为总管一举拔克共城!献百门陂米。”

    ——百门陂,是共城境内的一个陂塘,当地百姓引以溉稻田,所产之米明白香洁,异於他稻,魏、齐以来,常以荐御。兵出贵乡前,将校们私下谈论这次的攻河内此战的时候,有人听说过百门陂米,笑言打下共城后,也要尝尝百门陂的米,到底多好吃。王须达却是记下了此事。

    秦敬嗣也起身来,行个礼,慨然地说道:“既已郎君付此重任与俺,又得源大师之计,临清关若犹不能一战而克,俺诚是没有面目向郎君缴令!敢立军令状,必为郎君夺下临清关!”

    吃过早饭,诸部拔营,继续向河内开进。

    因清水、永济渠汇在汲县县城的南边,主力部队和水路的粮秣在此暂且分开。

    李善道引步骑主力,沿清水北岸而行;粮船和秦敬嗣所亲率的其营之数百精锐,行永济渠上。

    此到临清关,只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