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再行百余里,上到稠桑原,通过此原,接着就是桃林、弘农两县县境了。
如前所述,这一带全是山,再到了这两县境后,底下的行程,最短的路是再北上到陕县,经北崤函道,出山到渑池,继续东行,最后至洛阳;长点的路便自弘农县南下,走南崤函道了。
马周所谓之“至其入弘农、桃林之间,我军南北击之,大破易矣”,稠桑原这块地方,东北数里外是桃林县城,东南数里外是弘农县城,正好被夹在了桃林、弘农之间。屈突通如果真的相信了李善道,采用了李善道给他的这个建议,那么等他兵到桃林、弘农间时,他部的将士多关中人,久战之下,入不得关,反而东走,士气一定低迷,众虽数万,确乎歼之不难。
但也正如马周提出的疑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李善道后天就要拔营,时间上来看,即便屈突通接受了李善道的建议,可要想在稠桑原将其部歼灭,却也明显是不可能之事了。
杜正伦、马周等皆是跟随自己颇久,比不上秦敬嗣等心腹,亦早亲信。
李善道不向他们隐瞒自己的想法,说道:“宾王,我并无打算在稠桑原歼灭屈突通部。此信,我绝非诳他。他如肯相信我,我是真的会让道与他,让他率部去洛阳。”
为何去信屈突通,提出“借道”与他的疑惑,马周、杜正伦才刚得解开。
李善道又来这么一句,他俩不免又是愕然。
杜正伦回想李善道方才交代的书信内容,揣其心思,说道:“明公真的打算借道与屈突通,难道果真是欲借屈突通其部之力,容其与洛阳隋军合兵,共击魏……,李密,以为翟公报仇?”
“此其一也。唐公李渊,贵胄之裔,已入关中,关中豪杰群起响应,而屈突通进不得关,长安迟早为李渊所有。天下根本,无非在二。一则西京长安,二则东都洛阳。两下较之,关中以其四塞之固,遥辔山东之地,复关陇诸贵之根本也,犹胜洛阳。屈突通部骁果数万,多关中人,潼关他既然攻不下,那他如不早走,部众思归,势尽为李渊所得矣!
“已据长安,闻其众现已号称一二十万,其内能战者或不下十万,又得敢战骁果数万,当其时也,宾王、知仁,弘农诸县,扼出关之要津也,他焉不会来争?何以应对?弘农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