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写道:“善道本布衣,田足以食,居足以安,所以慨然从翟公举义者,盖讨暴隋,解民苦之故也。亡隋,以安万民,此翟公素志。今公惨遭奸密杀害,壮志尚且未酬。顾及公之遗志,洛阳破前,善道兵不渡河;候尔贼破洛阳,与尔贼决生死,以报翟公恩!”
大冷的深冬夜晚,李密世家贵公子,志气雄远,以英雄自居,有知耻之心,羞惭得满头大汗。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这几年的过往所为,居然这么不堪么?
但在看到檄文的末尾之语后,知道了李善道最起码现在没有渡河来攻他的计划,自从闻报河内没能打下来、李善道又已回到河内之后,一直提着的心,李密算是能放下点了。
他过往几年的所为,李玄英等都为他宣扬是“王者不死”,但在李善道的檄文中,他竟一副不堪的小人嘴脸,他没有想到;明明河阳三城在刘德威的控制下,柴孝和也是个智谋之士,可怎么河阳反被高曦抢先夺走,柴孝和亦未能杀掉李善道,这,也是李密怎么也想不明白的。
放下檄文,他喝了口参汤,稳稳心神。
房彦藻、郑颋、王伯当、祖君彦等都已在帐中。
檄文,是房彦藻送来的,他们皆已经看过。
见李密已将檄文亦看过,祖君彦说道:“明公,檄文也者,往往大言以惑人耳听者。李善道此檄,言辞粗陋,漏洞百出,实不值一提。书此檄之徒,弄笔小生而已。明公请勿以为意。仆这几天,为明公起草檄文一道,必可将此檄所云尽皆驳斥,以正世人视听!”
他文采横溢,是写檄文的高手,李善道的这道檄文,他确是没看在眼里。
——此檄的文笔,比之祖君彦为李密写的《檄洛州文》,也就是他那篇鼎鼎大名於后世的讨隋檄文,也确实是不能比。但话到此处,不妨可多说一句。不能比,不是因杜正伦的文采比祖君彦差之太多,实际上这正是李善道的要求。檄文,是写给天下人看的,不仅仅是写给士人看的。搞得文绉绉的,一般的兵士、百姓看不懂、听不懂,起到的宣传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驳斥李善道此檄,是以后的事了。
祖君彦的安慰,并不能使李密的心情现就改观。
房彦藻说道:“明公,此檄固不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