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 第101章 珍珠粉(5/6)


    “一餐可不够。”袁玉竹下巴微扬。

    “多少餐,你说了算。”

    “一辈子,你敢吗?”

    “没问题。”周诚笑着颔首。

    袁玉竹眼睛像有万千星辰,抿唇笑起来:“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周诚对她伸手,袁玉竹握住他干燥温暖的手,提着的心放了回去。

    比起陈芸娘和楚黛为她说和,她更希望是周诚自愿。

    李芙蕖看看两人忍不住笑出来:“相公,你们怎么像是在谈买卖啊?”

    三人吃了朝食就去袁玉竹的胭脂铺。

    铺子里的胭脂香料有少部分是袁玉竹自己做的,更多的是从南方运过来。

    铺子不大,装修的很朴实无华,就很简单,不过,禹州城的店铺装修风格几乎都是这般。

    盛放胭脂香料用的木盒倒是很精致。

    “玉竹,你是跟我们回照西县还是继续留在禹州城?”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诚哥,我自然是跟你走的,铺子关了过几年再开就是。”

    重活一次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

    今明两年禹州城比照西县更安全些,而大营子沟四面环山又更安全。

    既然爹娘不愿意离开县城,那她就回去,熬过这两年就好。

    “回去后我就找媒人上门提亲。”

    袁玉竹不是官配,既然决定娶她就要按三媒六聘的规矩来。

    只要他想,拿下袁夫子不是问题。

    袁玉竹嫣然浅笑:“好。”

    李芙蕖眸中闪过羡慕。

    袁玉竹比她们幸运多了。

    “诚哥,我大哥是开杂货铺,不如这样,我找他想办法多弄到些价格便宜的盐。”

    每户每月有两斤盐的份额,实际上很少有人家一个月能吃两斤盐。

    而人口较多的有钱人家则不够吃,只能买高价盐。

    杂货铺买盐要拿着户籍去,掌柜的记下哪家哪月买了多少盐。

    这就给了杂货铺发财的机会。

    他们手里掌握了很多户籍资料,每月将盐记在不经常来买盐的人名下,再把这些盐一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