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能养活更多的人,这里面有八成的都是当时送过来的奴隶。”一个中年农民兴奋地向朱雄英介绍。
朱雄英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他知道,这些农民的辛勤付出,正是凤阳未来繁荣的基石。他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同时承诺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随后,朱雄英来到了凤阳的学校。这里的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朱雄英走进教室,孩子们纷纷起立,向他行礼。
“恭迎皇孙殿下。”一位年长的老师恭敬地迎了上来。
朱雄英微笑着回应:“你们好,孩子们。你们在这里学到了什么?”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学到了知识,有的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朱雄英听着,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教育是改变一个地方命运的关键,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凤阳才能真正繁荣起来。
“如今凤阳的学堂有多少?”朱雄英又问道。
“三所。”黄珀站出来回道:“之前殿下想的那个大学堂之法,由于没找到合适的先生,所以一直拖着,但凡有点功名傍身的秀才举人,又不愿自降身价,去教那些百姓的孩子读书识字。”
“行,不打紧,等着过些时日,先把大学堂建起来,没人来教书,咱们自己教,实在不行还能从我二三四叔那要点人。”
朱雄英深知,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是凤阳未来发展的关键。他决心亲自参与大学堂的建设,为凤阳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黄珀,你去安排一下,尽快开始大学堂的选址和建设工作。我们要为凤阳的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朱雄英吩咐道。
“遵命,殿下。”黄珀恭敬地回答。
朱雄英又转身对沈万三说道:“你那边也要加快进度,尽快让凤阳的产业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农业。”
“之前我说过,这凤阳需要更多的商业和手工业,这样才能让凤阳真正繁荣起来。”
沈万三点头称是:“殿下放心,我已着手安排,只事有一个问题放在眼前,咱们躲也躲不了。”
“你说。”朱雄英伸手示意。
“殿下,从商贾的角度,凤阳发展起来了再来,也不迟,对于百姓,手工这块,真要是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