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88年:我带九个小姨子努力生活 > 第422章 各地特色美食(3/4)
出过这些事。”

    苏凌风笑了笑,没接话。

    打电话给家里,让小叶接了电话,关心了下。

    六妹也和二姐说了会儿话,关心了几句。

    挂了电话。

    “走吧,咱下馆子去。”

    对六妹和兰兰还有圆圆道。

    “嗯,吃那个臭鱼去嘛?”

    小欢问苏凌风道。

    要不是她提醒,还真给忘了,到了庐江得吃臭鳜鱼啊。

    “对,那叫臭鳜鱼,什么臭鱼。”

    “贵的臭鱼呗,嘿嘿,走吧。”

    领着几个丫头下去,开着车,找馆子去了。

    臭鳜鱼是庐江的特色菜,大些的馆子都有,基本是各自店里的招牌菜。

    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每个地方都有他们的特色菜。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的饮食交流频繁,几乎每个特色饮食,都有他们的发展起源。

    比方说“湘面”,不是在湘省,而是在黔省,在湘省还吃不着呢。

    这是因为,有一帮在黔省的湘省人,开了一家小面馆,做给在这里的湘省老乡吃的,久而久之形成了当地美食。

    80年代,广粤地区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多是桂省和湘省的,因此后来,这个地区的美食,也融入了大量桂省和湘省的饮食习惯。

    大家最熟悉的,还是近期,冀省石家庄,搞的那个“去皖化”板面。

    这也是有一段发展史的,不是平白无故,就要把皖北的美食抢了去。

    最早是一帮皖北地区的人,到石家庄开面馆,把他们当地的美食“羊肉板面”给带了去。

    但当地吃不惯羊肉那种膻味。

    老板为了把生意做起来,就琢磨出了用牛肉来替代羊肉。

    结果爆火。

    短短几十年间,在冀省石家庄,开起了几万家“牛肉板面”。

    起的名都是“正宗皖省牛肉板面”,老板也都是皖省人,但是做给石家庄人吃的。

    正宗的皖省牛肉板面,不在皖省,在冀省石家庄,就是这么来的。

    因此石家庄文旅,要大力发展牛肉板面文化,就想着“去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