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听后,瞳孔一缩,冷声道:“这次下的本儿可够大的,  一下子就是十三口人。”

    “干爹,儿子看这次锦衣卫是在劫难逃了  。”

    小太监有些唏嘘。

    李应撇了他一眼,问道:“府衙那边如何了?”

    “干爹,您是不知道,府衙那边现在已经聚集里两千多人,而且人数还越来越多。”

    “苏州卫已经全部都赶了过去,还有吴县、长洲县、元和县的衙役们都正在往那边赶呢。”

    “锦衣卫呢?”

    李应继续追问。

    小太监摇了摇头。

    “没有见到锦衣卫的人,想必他们这个时候也慌了。”

    李应思忖半晌,开口道:“闭门谢客,就说咱家病了,这件事我们就不掺和了。”

    见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李应只想赶紧脱身。

    小太监苦笑道:“干爹,恐怕不行,苏州城内各家工坊都已经停工了,许多工坊的东家,都放出话去,让自家的织工,去声援那些被锦衣卫迫害的百姓。”

    “嘶……”

    李应倒吸一口凉气。

    苏州、杭州两地的纺织工坊,除去那些家庭作坊式的,上规模的大大小小有数百家。

    这么多私人工坊,雇佣的织工得有数万人,这么多人一旦被组织起来,那……

    想到可能出现的后果,李应的后背生出一层的冷汗。

    “快,快,去织造局。”

    李应有些慌,他真怕自己治下的织造局,也出现大规模的民变。

    “干爹,这个时候上街的话……”

    “废什么话,户部和内府的船队,最大的货源就是苏杭织造局,织造局出了问题,他郭允厚和黄永申能弄死咱家。”

    关系到自己,李应也顾不上明哲保身了。

    两人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出了织造署,直奔织造工坊。

    好在,织造署下辖的这些织工,都是匠籍,此时并未闹出什么太大的乱子。

    看到正在热火朝天生产的织工们,李应总算是松了口气。

    “公公,您怎么过来了?”

    甲字坊的所官(所官:每个堂、号的主管)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