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她压低声音问道,“王钧刚刚还尽心协助,为什么要让他离开大理寺?”
墨玄奕淡淡一笑,目光深邃如海,似乎早已洞悉一切。
他走在前方,步伐从容不迫,边走边低声解释:“你以为,王钧这样的人才,应该一直在大理寺做一介小官吗?”
“他有能力,我也需要有这样能力的人在我身边办事。让他留在大理寺,只会被埋没,调到我手下,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
苏云晚听了他的话,心中微微一动。
墨玄奕素来英明,喜欢手下聚集一批能人异士。
苏云晚跟着就拍马屁:“殿下的用人之道果然独到,王钧确实是个人才,调到您的手下,才能真正施展他的才干。”
马车一路驶向了摄政王府。
恰好苏云晚还有事要说,便跟着墨玄奕去了书房。
苏云晚提出了她的看法:“殿下,其实舒大人当年提出的农耕改革方案,虽然在当时被否定,但他的想法是非常有远见的。
他建议分地、推广高产作物和工具的改良,如若能够得以实施,或许可以大幅提高粮食产量。”
“舒大人的才能,我自然清楚。”
“从卷宗来看,他当年很有可能被诬陷,或许是他提出的改革涉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才会落此下场。”
“我会查明的。”
两人讨论了一阵,窗外的夕阳逐渐西沉,金色的光芒透过窗棂洒在房间内,映得书房内格外温暖。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静谧的气息,苏云晚心中却隐隐有些感慨。
她不禁想起前世的那些事情,长公主为夜景淮的前程操劳一生,奔波忙碌,可最终却被推出去顶罪,含冤而死。
这一次,她不希望历史重演。
“殿下,”苏云晚忽然抬起头,“我有一个请求。”
墨玄奕微微挑眉,看向她:“什么请求?”
苏云晚稍稍整理思绪:“如果可以,或许您可以让王钧去协助长公主。”
墨玄奕听到这里,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苏云晚。
他似乎在斟酌她这番提议的用意。
片刻后,他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