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75毫米山炮,有六门88毫米野炮,算是最好的火炮了。
“那可惜了,我手握12门15公分榴弹炮,已在北路编练成重炮团。”
“另有10公分(105毫米)榴弹炮12门,15公分迫击炮24门,可单独编成炮团。”
“其余山炮五六十门还是有的,缴获的日式重炮,或许还能修补,提供几门重炮出来。”
故意打乱了原有的编制跟番号,张宪一口气编出4个炮团出来。
分别是城防司令部第一重炮团,配24门榴弹炮,团长由他兼任,副团长为秦朗,另将高射炮营编入该部。
第二、第三为山炮团,将缴获的日式山炮跟手上的晋造山炮统一起来,各有36门火炮,团长分别是刘奇衡、第三军炮兵团长邓凯。
剩余的山炮,则分配给各路守军直接使用,加强城防火力。
第四炮团是纯重迫击炮团,领24门120毫米迫击炮,团长为杨昭。
其余82毫米迫击炮则分配给272旅各营,每营配属4门。
缴获的步兵炮同样,配备给主力步兵营,每营配属2门。
缴获的弹药子弹,城内储存的炮弹跟弹药,也匀分给第三军跟364旅。
至于缴获的鬼子重炮,尝试进行修复,如能修复完好,再考虑单独编制,亦或者直接在张宪手下使用。
缴获的骡马、挽马、驮马、汽车,以及城内的汽车全部征用,优先配属给炮团使用。
用来运输弹药,配合火炮机动。
城内溃兵残兵,以及警署治安人员,统一交给城防司令部管辖,作为预备兵力,供张宪抽调安排。
一应调整务必在本日完成,好充分应对日寇的强攻。
北路进攻的鬼子兵力受损,板垣师团的被揍得退避,留358团独守。
抽出544团一营、四营、五营前往西路驻防,由张大彪暂代544副团长一职。
剩余的二营、三营归城防司令部灵活调度,负责各路救火,填补窟窿。
东路由第三军驻防,尚有兵力16万余人。两个师各有8000左右兵力,得第三炮团助阵,防守火力大大加强。
南路由364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