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125章 既然鬼子想撤,那可就开始爆装备了(2/3)
 刘嘎豆却觉得这名字挺好,得考虑士兵、工人的知识水平,变动太大了也容易弄混。

    前边加个新,区分新旧就够了。

    不知道是不是马屁,姑且信了。

    “这种质量的步枪勉强能拿出来列装,但月产600支远远不够,至少得2000支以上。”

    “现在鬼子退了,钢厂、兵工厂可以正常运转,把产能提上来。”

    “把精力放在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上来,其他的全部可以停一停。无关紧要的仿造生产线,没有意义。”

    以前老西穷抠搜,抠也就算了,还玩的挺花,各种垃圾生产线都买过来,仿造的玩意儿没一个靠谱的。

    好货不便宜,但便宜肯定没好货。

    张宪接手后,肯定要走精品路线,以往的垃圾东西没必要仿造。

    把这几项解决了,就可以解决部队的日常消耗问题,能够支撑持久作战。

    等夺回了更多地盘,等他回去弄点莱阳钢管来,再考虑75毫米山野炮、105毫米榴弹炮、150毫米榴弹炮这些。

    捡回来的炮弹壳儿、子弹壳完全可以复装,但有一点,复装的子弹跟炮弹质量差,自己人不能用,卖给其他军队。

    82毫米迫击炮月产30门,现在工人大部分都能回来,必须达到100-200门。

    迫击炮不需要特殊的炮钢,制作技术也是现成的,提升质量跟规范流程,月产一百多门没有问题。

    每个团至少得12门,身管火炮不够,就用曲射火力来补。

    掷弹筒也需要多多的造,兵工厂没有点出50\/60毫米迫击炮,那只能拿掷弹筒凑合。

    张宪穿越之前是项目经理,最擅长的一件事情就是盘点资源,选择最优解。

    兵工厂无关紧要的东西废弃掉,甚至生产线都可以熔了炼钢,只保留有用的枪、炮、弹生产就够了。

    精力要放在刀刃上,陈旧的设备,融了炼钢。

    炮厂的另外一个精力,就是修补缴获的日式火炮,迅速将其修补完毕。

    曾世秉急匆匆的过来,有重要的事情找张宪商量。

    看对方一脸着急的,发生什么事儿了?鬼子也没重新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