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毫米野炮级别。
重炮团(秦朗),约40门榴弹炮,高射炮若干。
现在张宪又拿回来24门20毫米机炮,24门40毫米高射炮。统一分配,每个师可辖4-6门高射炮,搭配高射机枪8-16挺,增强防空火力。
重迫击炮团(杨昭),一共是36门迫击炮,12门150毫米迫击炮,24门120毫米迫击炮。缴获日式150毫米迫击炮8门留作备用。
野炮团(刘奇衡),手握24门75毫米野炮,12门105毫米榴弹炮(日式)。
对晋北作战的缴获中,基本把榴弹炮、野炮拿到了手中,统一交给刘奇衡团长指挥训练。
原有的晋造山炮、炮垒大队等,拆分到师级当中去,老旧的晋造山炮直接淘汰,性能不够要它干嘛。
第三军配了一个野炮团,团长为第三军出身的邓凯,在曾万中的指挥当中,配属了36门75毫米野炮。
其余的张大彪、楚云飞各有一个山炮团,配了24-36门山炮,战防炮、速射炮若干。
另外的几个师,配属山炮营,每个营12门山炮。
这就是目前的全部重火力。
张宪手上当然还有一些备用山炮,约有60门左右,留作战时补充。
另外兵工厂持续生产75毫米山炮、野炮,以及105毫米榴弹炮,技术没什么问题,炮管也已经解决,月产量分别是30\/10\/10门。
至于150毫米榴弹炮,还没让兵工厂尝试,需要投入新的精力,先以成熟的技术为主,解决眼前供需问题。
一个师,怎么也得有24-36门山炮吧。张宪想的是24门山炮、12门野炮、12门105毫米榴弹炮。
这才能达到所谓的正儿八经的主力师的标准,现在没有一个达标。
34师、89师好歹算摸到了门槛,有单独的炮团。
按照目前的产量,半年就能将手上的8个师装备完毕,还是有盼头的。而且随着技术熟练,产能还可以翻倍。
目前是要求了高质量标准,可以慢一些,但质量必须达标,仿造出来的火炮要青出于蓝胜于蓝。
否则粗制滥造的给你1000门也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