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彪这边的精锐兵力损失不大,整体的伤亡在5000人左右。
主要损失在45军、暂编1师,34师的伤亡控制在1000人以内。
意味着这支主力仍然具备跟鬼子师团硬碰硬的能力。
在战场的威胁力十足。
眼看围杀的七七八八了,张大彪开始将兵力向后方收敛,沿陇海线部署,准备退守至砀山、商丘、丰县一线。
伤兵率先撤往商丘,这边的医疗条件更好,有医院来安排伤兵治疗。
砀山、丰县则处在徐城的西北方位,呈夹角之势,方便在防守上布局。
20军团从台儿庄方向杀过来,解决了矶谷师团的一股兵力之后,也开始向徐城西部地区撤退。
整体形势上依然是敌强我弱,局部的胜利,并不能改变整体的结果,只是让结果好看一点,没有败的那么惨。
即便把张宪的这股精锐砸进去,拼光了,也改变不了津浦线被打通的结局。
地处平原地带,无险可守,就不适合在这里决战。
徐城在四五个师团的进攻当中,岌岌可危了,依托坚固的城墙阻敌,已经打退了多轮进攻,小鬼子想要拿下徐城,至少得付出几千人的伤亡。
战区司令信誓旦旦的做出了最后的动员,绝不会无缘无故的选择死守,将根据战场的情况转变,安排各军后撤。
将利用豫东地区的纵深,利用县城、河流等进行梯次阻击。
战区的主力分别向西、西南方位撤退,继续利用淮河、县城等作为阻敌的方式。
这也是无奈之举。
除了张宪的兵力能够跟鬼子师团碰一碰,其余的这些地方军,一碰就碎,根本守不住阵线。
再加上兵力繁杂,包含了川、桂、西北、东北等各地方军,就不具备跟鬼子决战的实力。
空有60万之数,实则没有多少战斗力。
接下来数日,第五战区的主力开始避战,避免跟鬼子师团决战,而是向豫皖边界的山区撤离。
直到第五天后,最后一股兵力撤出徐城,将这座五省通衢之城送了出去。
鬼子几个师团的兵力汇聚到徐城,坂垣征四郎作为第一个攻进城内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