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619章 帝国对第一战区动手了(1/3)
    生产地点需要同时具备几个属性,既要有一定的保密性跟掩蔽性,还得靠近钢铁厂,能够拿到足够的生产资源。

    这件事张宪决定亲自执行。

    挑选一处被茂密热带雨林层层包裹的隐秘山谷,成为了坦克生产线的孕育之地。

    汉斯帝国称之为六号,亦或者虎式,到了东方城来,自然按照我们的习惯来命名。

    第一辆坦克要命名为白虎,东方神兽。

    张司令对此尤为关注,要亲自促成生产线的建设,促成第一辆白虎战车顺利走出生产线。

    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资源、费用,全部绿灯通行,不惜代价打造该生产线。

    汉斯帝国提供的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为第一战区培养专项的技术工人。

    不仅仅是一个坦克生产线的问题,是想要借助生产白虎坦克的同时,将第一战区的坦克技术补齐。

    学员、课程、设计、生产、质检等多个方面,都要因此成型。

    所涉及的机械生产线,也要配套组建完毕。一辆坦克不单纯是一辆坦克,它所需的机械设备,所需的光学瞄准镜、发动机、炮管、穿甲弹、防护装甲等,涉及到了多个行业。

    缺什么补什么,缺哪项生产线,立马补足哪一项。

    要借助重型坦克的生产,验证第一战区工业线条上的缺失跟不足。

    知晓了不足,才知道如何补足嘛!

    汉斯帝国一辆虎式坦克的生产工时是30万工时,并不是说单纯弄一辆坦克需要这么久,而是它配套的零件,每一个零件的生产工时累加起来。

    大大小小的零件、发动机、轮子、变速箱等等,组装、焊接到底盘上,才算一辆坦克的雏形。

    详细的生产过程比想象中要复杂,也正因为如此,张宪才选择一辆虎式来验证第一战区机械制造能力,以及军工制造的水平。

    先不谈创新,至少先跟帝国拉平到一样的水平再说。

    最重要一点,张宪可不准备完全按照汉斯帝国的设计去打造独属于第一战区的白虎战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汉斯帝国有不得不妥协的因素,譬如动力系统,柴油发动机跟汽油发动机的选择上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