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气。

    好家伙~

    难怪邓乐会发那么大火气呢。

    李仕山那里是“稍作了一下修改”。

    简直是改得面目全非。

    那一页纸上,通篇都是密密麻麻的红字,几乎将邓乐的原稿改得所剩无几。

    啧啧啧~

    黄健心中感慨不已。

    这个李仕山,简直是杀人不用刀啊。

    在邓乐最得意的发言稿上大肆修改,无疑是对他的一种羞辱。

    然而,现在李仕山主持工作,他的意见邓乐不得不听。

    如果邓乐不改,李仕山肯定不会提交,到时候耽误了工作,李仕山又可以借此说事。

    “哎~”

    黄健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心中暗叹:“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邓乐非要招惹李仕山,现在只能自食其果。”

    第二天,中午。

    刚刚回来的刘应超坐在办公室里有些烦躁。

    他跟着项成儒连续奔波了多天已经是人困马乏。

    好不容易回来,刚想休息一会儿,还要处理综合一处的糟心事。

    此时在他的案头摆放着两份发言稿。

    一份出自邓乐之手,另一份则是李仕山修改后的版本。

    他仔细审阅了这两份稿件,发现它们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邓乐的稿件文采斐然,字里行间透露出深厚的文学功底;

    而李仕山的稿件则在数据上更为详实,为论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说实话,用谁的发言稿刘应超都无所谓。

    反正项书记有很大概率在下午的会上脱稿发言。

    这份发言稿或许最终只是个摆设。

    只不过,他现在要面对的难题就是,要在这两份发言稿里选一个。

    按照道理,李仕山现在主持一处的工作,他应该支持李仕山的管理。

    如果下面的人只要觉得不满意,都来向自己告状,那李仕山的工作怎么开展。

    可如果支持了李仕山,难免会让邓乐心寒。

    毕竟李仕山改邓乐的稿子,确实存在有羞辱他的意思。

    更何况邓乐现在还在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