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聚会后,元宝也没让叶韶华送回家,自己也没开车,坐个公交车也不用倒车,九站地就到了家了。
正常情况下,九站地,元宝最少要坐四十分钟公交车,这时候的每个站台之间的距离,不像后来只有几百米,这里的站台,少说一千米,远一点的地方,得两千米都是有的。
不过还有半个多月就过年啦,上京冷清了不少,外出打工的人都陆续回了老家,所以公交车也快了很多,不像往常那样人挤人。
而且没想到,上来后来有位置坐,元宝还挺高兴的,一下坐下,前面的几个大妈们就在讲八卦,元宝好奇的心也被抓起来。
“听说了没,那个老姑婆的相好的回来了?”一个穿着花棉袄的大妈挤着眉眼说道。
“你说哪个啊?”一头羊毛卷的大妈好奇问道。
“就那个一辈子没结婚没嫁人的周老太太啊,周以童啊!”花棉袄大妈继续说道。
“哦哦,就是文人街2号院四合院里面那个老太太啊!”羊毛卷大妈恍然大悟,明白了说的是谁。
这不是就是她家隔壁吗?元宝家是文人街1号院的四合院,这是吃瓜吃到隔壁了?
听到这,元宝探出身子,支愣着耳朵,努力听。
“你咋知道的啊?”羊毛卷大妈接着问。
“给周老太太当保姆的那女的,是我家亲戚,是我家老小媳妇的表弟妹,跟我说的!”花棉袄笑着说道。
花棉袄大妈嘀嘀咕咕说了不少。
元宝也就听了不少,知道原来周老太太,周以童和未婚夫张棕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说好了等他留学回来,就结婚生子。
但是那会儿战火纷飞,都各奔前程,能顾得上自己就很不错了。
周以童是岭南人,不是上京人,为了完婚才到的上京,但是未婚夫一去留学不返,周以童足足等了半个世纪之久。
期间家里人也各种劝说周以童不要再等了,可是周以童是个痴男怨女,她想着小时候,棕隶会省下来零花钱给自己买好看的发卡,会在自己家道中落后,也不畏惧留言,依然选择和自己订婚,他值得自己等,她心甘情愿守着这个老四合院,张家的老宅子,这一等就是五十年。
元宝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