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对于这些被前朝贬斥的文人也是大力拉拢以示新朝隆恩,孙之獬也在其中。
刚才我们提过了,清廷发现剃发易服令遭受了极大的阻力,甚至让已经占领的一些区域,出现了反抗的苗头,不由得放弃,不再强制了。
而孙之獬为得满清欢心,有心“标异而示亲”。
一日上朝时他变得“焕然一新”,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
当时,朝臣分满汉两班,上朝的时候,满班大臣说他是汉人,不许他入班;汉班大臣说他是满人打扮,也不要他。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
于是孙之獬气呼呼地就上奏提议,让朝廷之前颁布的剃发令赶紧执行起来。他还在奏折里说:“陛下您都平定中国了,啥都焕然一新,可这穿衣戴帽和发型的制度,还留着汉人的老样子,这是陛下您顺从了中国,可不是中国顺从陛下您呀!”
多尔衮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就在顺治二年(公元 1645 年)六月的时候,下令又颁发了一次“剃发令”,规定:“全国的官员和百姓,京城内外的限十天,直隶和各省的地方,以布文到达的日子为准,也限十天,全都得把头发剃了。”
剃发,本是流行于满族的习俗,而几千年来汉人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观念,成年后是不剃发的,“衣冠束发”成为汉人的外在标志。剃发严重伤害了汉人的感情,使他们失去了作为汉人的外在标志和不做奴隶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人们纷起抗争,悲壮激烈的反剃发斗争风起云涌。
当时反剃发有多么惨烈、流过多少血泪,是难以想象的。
后来的清廷更是为了统治汉民,下令禁止过汉节,只有如元日、上元、清明、端午、中秋少数节日被保留了下来。
像是如上巳、寒食、冬至、重阳等很多有着汉族浓厚民族特色和历史渊源的节日都被废除了,当然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