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计划看起来简单,实则难在各路军队执行与配合的精确和到位。
如果中路进攻过于猛烈,金兵很有可能直接撤退,蒙军丧失了包围的可能。
东西两路如果过早攻击,则很可能被金兵识破意图。
此前金军已有多次被迂回包围的教训。
或者两路发起攻击时间相距过久,则由于人数劣势可能被金军反制。
无论上述哪种情况出现,金朝全军都很可能成功撤回阳河谷后面的居庸关,蒙古则将面对艰难的攻城战。
实际情况是,蒙古中路佯攻吸引了守军的全部注意力,包抄骑兵成功直插守军两肋和身后。
数万金军遭屠戮,尸体堆满阳河谷。
此役蒙古的斥候和传令兵发挥了关键作用,确保行军与进攻的准时、协调、恰到好处。
蒙古的骑射手足以使他们在野战中战无不胜,而在面对坚固的城墙时。
蒙古人还有一种攻城利器,那就是从西域“进口”的回回巨炮,在这种超大型投石机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和纸糊的没什么两样。
史书记载,这种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
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强攻数年而不克的襄阳城。
当时蒙古人的投石机只有100米的射程,而襄阳城仅护城河就宽150米,后来蒙古人从波斯请来几个工匠,对投石机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投石机射程在180——200米左右。
所以蒙古人也称此炮为“襄阳炮”和“回回炮”。
不过在12世纪,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
蒙古人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除了骑兵之外,拥有巨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成吉思汗大声赞道:“这就是我长生天的子孙,战无不胜!”
王帐外的士兵们皆是呼喝着回应成吉思汗的喝彩声:“战无不胜!”
“如此我大蒙古国铁骑居然才排第七,这怎么可能啊!”
大汉朝。
刘彻脸色阴沉,他从这无敌的蒙古铁骑之中嗅到了相似的味道。
懂技术、重视技术